沙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官方新闻

劳模黄春燕家装修活动见闻丨台儿庄姊妹工匠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7日    点击:[2]人次

这是一条“捡来”的新闻。

3月20日上午,台儿庄区“运河杯”职工创新创效技能大赛暨“工会帮就业”工友创业成果展举办。记者现场观看了手链制作、项链制作、首饰袋穿绳、椰壳包合包4个竞赛项目后,对台儿庄来料加工产业产生了兴趣。

台儿庄区工会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姊妹工匠”的故事。

“姊妹工匠”说的是枣庄市工友创业带头人、台儿庄区泥沟镇燕鹏工艺包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春燕和泥沟镇凯越箱包加工厂负责人黄彦。

台儿庄区内的 300 多个自然村,每个村子都有来料加工的产业。从仿珍珠包粗加工模式到箱包编织自主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黄春燕、黄彦姊妹俩走出了自己的致富道路。二人也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成为远近闻名的姊妹劳模。

2008 年,黄春燕、黄彦姊妹俩率先试水来料加工,在泥沟镇邵里村创办了珍珠包来料加工点。2010 年,在全区上下提倡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大力发展来料加工的大背景下,两人在多次深入市场调研后,发现市面上手工珍珠包的加工费用高,市场前景好,需求量大,同时加工场地不受限制,既适合集中加工,又适合家庭妇女拿回家去做,很适合在农村发展。她们瞄准了时机,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单一珍珠包来料加工到品种广泛加工产业的跨越发展,从设计、加工、购料实现自主化经营,与义乌、深圳、云南等地的十多家商贸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主要产品有珍珠包、椰壳包、皮油包、手工编包等系列产品,为纯手工制作,引领国内外市场消费前沿和时尚,且不断自行研发新款产品投放市场。

十多年来,经她姊妹二人亲自首创研发的小商品手工编织箱包、背包达 260 多个品类,年销售量达 400 多万件,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手工椰壳包占领全国 80%的旅游市场份额,出口印度等国家,效益可观。

“助力乡村振兴是责任,也是光荣。”姊妹俩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她们积极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周边农村闲散妇女一起创业增收,带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十多年来,她们从一个10多平米的小店发展成了拥有300余位技术骨干的两家大型综合加工厂,并培植周边村级二级加工点50余个,辐射带动周边60余个村,5500 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充分就业。很多跟随她俩干的姐妹,都慢慢被发展成为二级加工厂负责人,实现了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在她俩的工厂里经常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不出门儿,不出院儿,看着孩儿,做着饭儿,一天挣它个几十块儿……”。

黄家姊妹二人还积极帮助周边贫困妇女姐妹实现就业脱贫。她们靠着自己的编织技艺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并与多名低保户、残疾人结成就业帮扶对子,使她们在短期内实现脱贫增收,每人每年增加收入两万元左右。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孟令洋 通讯员 徐义顺 报道)

大众文艺杂志

体育视野官网

房地产导刊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