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短尖忍冬

起名惟我独尊禅门第一偈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释迦牟尼七步生莲,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故事还得从佛主释迦牟尼降生说起:2500多年前,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印度,林立着大小数十个邦国,其中有一个名叫迦毗罗卫的小国,因国民富足,且具尚武精神,颇受邻国尊敬。

迦毗罗卫国的时任国王,叫乔达摩·首图驮那,意思是“纯净的白米”,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净饭王”。净饭王的王后是邻国天臂国的长公主,名叫摩诃摩耶,大意是“美妙且贤惠”,人称摩耶王后。国王与王后感情很好,但婚后多年,摩耶王后始终没能为净饭王生下一儿半女,令净饭王乃至一众大臣都为国家没有继承人而担忧。

好在净饭王50岁那年,摩耶王后幸运地怀孕了。据说,她怀孕前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头六牙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腹中。白象在当时是至高无上的祥瑞。怀孕后的摩耶王后非常高兴,再无以前的忧虑和烦恼。

随着摩耶王后的产期临近,国王依照当地的风俗,派大队人马护送摩耶王后回娘家生孩子。孰料摩耶王后在回娘家的途中,因旅途疲乏,惊动了胎气,结果在一个名叫兰毗尼花园的地方,“提前”生下了王子。

王子虽说是提前诞生,但场面一点不打折扣:佛经上说,王子降生时,天空仙乐齐鸣、花雨缤纷,宇宙大放光明,诸天神现身拱卫不说,天空还直泻下两条银链似的清水,一条温暖,一条清凉,来为王子沐浴。待王子沐浴完毕,清水自动消失。然后,王子向四面八方各踏出七步,每踏一步,他的脚下就涌现出一朵金莲花。最后,王子走回原地,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不久,得知消息的净饭王及时率众赶来,将王后及王子接回皇宫。五天后,净饭王将国内所有有名望的学者请入宫中,为王子取名。经过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王子应该叫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后人熟知的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俗家姓名。

佛主降生,仙乐齐鸣,神佛拱卫

“天上天下,为我独尊”,这八个字,历来被称为禅门第一偈,也是另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因为,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嚣张跋扈的黑道高手、邪教头目,动辄就会叫嚣这句话,然后加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而这与佛教讲究众生平等,格格不入。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其实,这是一种表面化理解。历代高僧大哲对此早有训诫。如唐朝时有个高僧叫云门文偃,有一天,他的一个弟子请教他:“师父,佛经上说佛祖刚出生就向四面八方各走了了七步,步步生莲,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云门文偃说:“可惜我当时不在场,我要在场,一棒子打死喂狗,图个天下太平。”到了宋朝,又有一个小和尚就这个典故请教当时的高僧惠洪,惠洪则说:“如果我当时在场,连云门文偃也一棒子打死喂狗。”这两位高僧这么说,并不是对彼教创始人和前辈心存侮辱,而是想一步到位地点醒弟子,也点醒那些迷信的人:佛,并不是神仙。“佛”这个舶来词语,译成汉语就是“觉者、知者”的意思,说简单点,佛,就是觉悟的人。而佛祖之所以说出“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八个字,也无非是让人们顿悟,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觉悟成“佛”,也即不迷茫地活着。否则,他就会一头栽进与上面故事类似的神话中不能自拔。看似虔诚,实则愚痴。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在创建佛教前,也曾刻苦学习,游学四方,并效仿当时的苦行僧,每日只吃一餐,穿树皮,睡粪堆,但这种形式上的所谓修行,根本解决不了他心中的困惑,甚至饿得奄奄一息。好在他及时醒悟,放弃肉体上的苦修,在一棵菩提树下,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及百家之长,苦思冥想多日,最终悟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不仅说明佛祖也好,历代高僧、历代先哲也好,其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他们的才智和努力。

释迦牟尼菩提树下修行

说到底,“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强调的无非是三个字一信自己。这三个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人生首要领悟的至理,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第一悟”。信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的路。信自己,才能走好自己的路。信自己,才能让别人相信你,认同你,成为你的同道中人。否则,你自己心里都没底,别人又怎么信得过你?据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佛祖最初在教派林立的古印度各国传播佛法时,没少向那些对他及他的佛法半信半疑的潜在信徒们大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再说简单点,这个道理无非是杜汶泽在《人间喜剧》中扮演的杀手司徒春运对王祖蓝扮演的失意编剧诸葛头揪的那段经典台词:“你要记住,做人要挺起胸膛。如果觉得自己对,有信心,就要坚持到底。卖剧本给电影公司,就要大声说出来,让人知道你是全世界最有创意的编剧..”

这个世上没有神,只有被神化的人。即使你是个有神论者,你也应该明白,信自己,是一切信仰的根本前提。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存阅刊

中华志愿者杂志

石河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