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延起名他被誉为酒怪却被后世遗忘曾对出千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点击:[1]人次
小编在视频和文章中无数次提到,就是文人骚客创造千古佳作的重要载体。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待这些古典名著,都要有一点微醺的感觉才可以,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酒至正酣而创作的千古名作,又如:一代文豪李白就有佳话“一斗酒诗百篇”。
想像图,还是比较意气风发的吧
今天我想分享的可能会稍微有一点冷,因为这个作者在漫长的文化融合中似乎被大家所忘记,首先来说他的称号“酒怪”,这个词语比起“酒仙”“酒圣”似乎差点意思,容易被大家所忘记,就像我们很多时候只关心第一名或者是冠军,对第二名甚至是第五名关心的要少很多。而这个“酒怪”就是如此,他的名字叫石延年,石延年字曼卿,后人多将他称之为石曼卿。他的出身并不是很好,因为他老家的祖籍在幽州,在他出生的那段时间里,正是燕云十六州被契丹铁骑所占领之时,他的祖上无法忍受异族的欺压,所以举家南迁,最后定居在了宋城。尽管他祖上迁到宋城的时间也不短,但是石家并不属于宋城的名门望族,所以他并不是什么官宦世家的子弟。好在小时候也算聪慧,尤其在文人盛行的宋代,他的诗词歌赋也不差。
他性格豪爽,终日以酒为乐,与欧阳修是挚友,甚至还对出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的下阕,天若有情天亦老本是唐·李贺的千古名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是如把后一句单独拿出来也不失为后辈所追捧,我民族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曾对出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因为这一句被写进教科书,而且也离我们现在比较近,所以被大家所熟记,但是石延年的下阙也同样精彩: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痕月长圆。如何呢?从古体诗的方面去解读,对仗如此公正啊!这一句千古的下阙可是借着酒兴对出来的哦。
下面我们就着重说下“酒怪”这个称呼吧,话说宋朝的时候,是饮酒之风最为盛行之时,毕竟宋代开国时,就早已经有“杯酒释兵权”这样流传千古的故事;再加上宋朝本就经济繁华,金陵之地多文人墨客,他们总是以酒为伴,也让整个时代处于诗词美酒之中。在这个时期,也出了一位饮酒的怪人,因为他创造了许多饮酒的独特方式,比如“囚饮、巢饮”等,饮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态度。
他喝酒着实是喝出了艺术感。石延年的饮酒方式,就足够令人惊叹。文章开头曾提出过“囚饮”一词,石延年会将自己的头发披下来,弄得凌乱不堪,然后再带上犯人所带的枷锁,脱掉鞋袜,开始饮酒,不得不说这种饮酒方式,确实也有几分自虐倾向,但是这只是其中之一;因为他还有更加荒诞奇怪的“巢饮”,他会站到树上,然后如同鸟儿一样张大嘴巴喝酒,这也就是所谓的巢饮;有时候他还会学白鹤一样展翅,在地上跳来跳去,他将这种饮酒方式取名为“鹤饮”;这些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得亏石延年没有生在现代,否则他这种怪诞的行为,不是进警察局,就是进医院了。
他还有一个能够陪他一起饮酒的挚友,这个人名叫刘潜,这两人的酒量,在当时的京城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爱喝酒的人,特别喜欢和别人比酒量,这两人也不例外。有一次他们去京城新开业的一家酒楼饮酒,他们二人喝酒并不说话,只是从早喝到晚,脸上颜色都未改半分,顿时在京城里名声大噪,二人都被称之为酒仙。还有一次就是石延年被贬海州时,刘潜专门去探望老友,两人就在游船上饮起酒来,只可惜带上船的酒都喝光了,只剩下一坛醋,谁知二人又喝起了醋,一直到天亮。
只可惜这一位酒怪,最终因为嗜酒成疾而逝世。石延年的一生,确实算不上大放光彩,他喝酒时所创造的那些艺术,也经常不被世人所理解。在北宋文学达到顶峰之时,他也不是那个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唯独用自己的豪放,在历史中留下了一些色彩与记忆。在古时追求洒脱自由的风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放到现在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在那些封建思想如此约束的时代,他们还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千古文章,那么当下的我们呢?生活的质量不断提高,各种现代化的器材多不胜数,更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最大的贡献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