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装修新房姑父帮忙搬家姑姑盖房子第六集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4日 点击:[0]人次
姑父把村里建设仓库未用完的砖石分了好几夜拉到家里。
大队部有那位妇女主任的姑姑孙兰香给他顶着,连民兵队长都悄悄的撤到了一边。
姑父就开始跟姑姑商量着把房子建到什么地方。
以前搭玉米庵的时候,因姑姑喜欢西北角这十几棵大槐树的风景,就选择了在槐树下搭了临时住的玉米庵。
但现在不同,盖个房子那是要住一辈子的,虽然姑姑和姑父不信风水,但也不能在这个二亩大的院子里随便盖。
姑姑老公公和婆婆住的房子在院子里的最东北角是一间东屋。。
姑姑和姑父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俩人认为还是把房子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房子盖到一起合适,这样新房子和爸爸住的老房子可以自然形成一个独立的小院子。
一家人商量过后,就决定跟姑姑的公公住的东屋配合着尺寸盖堂屋。
以后孩子多了,就可以挨着原来的院子,再弄几个小院子。
姑父原来打算盖两间房子,一间两口子住,一间放东西,后来看到爸爸妈妈和奶奶三个人住在一起的房间太小了,干脆,盖三间吧,到时候把奶奶搬出来和姑姑住到一起。
姑姑和姑父商量好,就趁着时间,在姑姑的公公婆婆配合下,把房子的基础挖好,这样接下来就能起房子基础了。
从此后,姑父一家人白天去生产队出工,其它时间就抽空在家里用砖石在院子里盘基础,一家人忙活了十多天。基础带上面的墙终于出来地面有一米高。姑父以前拉来的砖石也用完了。
剩下来,只好用麦秸泥做土垛墙了。
这样子,姑父一家人歇了三天,算是喘了一口气。
这三天下午出工回来终于不用干活了,看看天还早,姑父就领着怀孕的姑姑出去转悠了。
这时候已经是阴历五六月的天,天已经热了。
东头河堤上因为有河水在流动,所以感觉比较凉爽一些。
姑姑抱着姑父的胳膊,在河堤上慢慢的散步。
远处的夕阳已经发红,岸上垂柳倒映在河中,一种炎热忙碌后的安静,凉爽沁人心脾。
姑姑满脸幸福的抱着姑夫的胳膊。姑父自信的看着姑姑说道:“我以前告诉过你吧,以后啥都会有的,你看看,咱们的房子已经有了模样,到收秋后房子建好干燥了我保证咱俩住进去。”
姑姑却对玉米庵有点恋恋不舍了。
姑姑看着姑父:“哥!你知道吗,咱们俩虽然住的是玉米庵,但我一点也不嫌弃。看到玉米庵我就想起来咱俩第一天开始往后的生活,估计这辈子我都忘不了了。咱俩在那麦秸堆里睡着,露着头,吃着东西,说不完的知心话。”
姑父想想也是,虽然庵子简陋,又小,可俩人这辈子最惊心动魄,最美好的回忆已经塞满了那个玉米庵子。
姑姑给姑父做了个鬼脸,双手摇着姑父的胳膊:“哥!你记不记得咱俩第一夜,坐在庵子外边,你紧紧的靠着我,想伸手又犹豫不决的时候,当时我是又害怕又期待?心里想你快伸手啊!”
姑父怜爱的看一眼姑姑。用指头点了点姑姑的额头:“不知羞,不知羞!”
姑姑挺了挺身子:“你是我的男人。我第一眼就看上你了,对自己的男人还羞啥啊!”
姑父就轻笑,笑姑姑。姑姑就脸红红的低着头贼笑。
休息三天,姑父就开始往院子里拉土了,从此后整整一个月,一家人又加班加点的忙碌起来。
一个月后,房子的墙已经全部垛好了。
妇女主任一直都在给姑夫一家人操着心呢。墙刚垛好,妇女主任就又来了。
姑父急忙迎了上去,妇女主任:“孬牛,你上边真的打算砍一些粗树枝蓬起来吗?”
姑父忙说:“姑,你说就我家这情况啥也没有,不用粗树枝蓬起来还能用啥?”
妇女主任:“有姑姑在,你弄粗树枝蓬起来这不是打姑姑的脸吗,这样,你们一家拉着车子跟我来。”
妇女主任领着姑父一家人来到生产队仓库,从仓库里搬架子车里九根松木檩条,又搬车上一套门门框,还弄了两个破窗户。
妇女主任说:“门和窗户的尺寸跟你留得洞口不一定正好,回到家里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姑父高兴的说:“姑,没事都是泥垛的墙,小了我扩扩,大了我再糊点泥就行了。”
姑父和爸爸妈妈一家人兴高采烈的拉着满满的一车木头门窗往家里走去,这下啥都有了。
其实妇女主任给姑姑家木头门窗的时候,已经跟村长打过招呼了,妇女主任的意见很有说服力。
妇女主任跟村长说:“俺富贵哥一家以前那么多房子,还是楼房,因为是地主成份,都充公了。可国家啥时候也没有说过地主成份不能住房子吧,现在人家主动自己在家里垛墙盖房子,那一家人毕竟是咱们的村民,咱们关心一下也是应该的。反正仓库里有木头门窗,咱就给他家弄一些,让他们安安稳稳的住进去,以后一心一意,了无牵挂的搞社会主义得了。”
村长这个人比较明智,他从来不会把人一锤头打死,既然妇女主任说的很有道理,他何苦不听呢,就这样在村长的默许下,妇女主任做主给姑姑一家把木头彻底解决了。
很快,姑姑家的三间房子就盖起来了。
姑姑抱着姑夫的胳膊,站在院子里看着自己家里房子,心里有一种满满的充实感。
收完秋,小麦全部种完,生产队的地里就剩下一二十亩菜地还有青色,其它都已经遍地发黄了。
家里的新房子已经干燥个差不多了,姑父和姑姑就决定搬家。
姑父的意思是既然有了新房子,就把玉米庵拆了。
姑姑不让,姑姑看到玉米庵就想起和姑父在一起的浪漫。姑姑对玉米庵有一种情怀。
姑姑满面含羞的小声告诉姑父:“哥,等生完孩子,咱俩想起来以前,还去玉米庵里过夜。”说完,姑姑就偷偷的笑。
姑父想,也是啊,玉米庵不愧是个有情调的好去处,那就不拆了。
明天就要搬家了,姑父夜里在姑姑的陪同下,在自己新房子里以后打算放大床的下面挖了一个小型地窖。
地窖口上面姑父蓬了一块木板,姑姑就笑姑父:“你是不是怕以后办坏事,民兵还来查你?”
姑父:“那当然了,还是多个心眼好。”
第二天,姑父一家人把玉米庵里面的大床搬进了新房子的卧室里,大床正好把昨天晚上挖的地窖盖住。
姑姑又拉着姑父的手来到玉米庵里。把大床下面的地面上又用碎砖围了起来,铺上去一层厚厚的麦秸。
恢复了姑姑和姑父第一天晚上住的样子,姑姑等着和姑父在这里睡在一起怀旧呢。
姑姑期待着生完孩子后和姑父到玉米庵子里再来几次激情!
终于,姑姑和姑父住了一间在西头,奶奶搬到了堂屋东头,左为上,对于堂屋来说,东头那一间就是左边。
奶奶辈分大,住在上面是对的。
姑姑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姑姑的公公孙富贵两口子心里高兴啊!
今年不但“捡”了个儿媳妇,还盖了三间堂屋,这儿媳妇又怀孕了,年前年后就要生孙子了。一年之间家里大变样。添丁进口全被他孙富贵占了。孙富贵现在出门都是春风满面。
天气冷了,地里的麦苗已经长出来五六指,早上起来,清冷清冷的。麦地里一层薄薄的霜雪。
妇女主任孙兰香看到姑姑和姑父在一起,就高兴的问啥时候产。
姑父说:“年前年后那段时间。”
同时姑父哭泣着脸给妇女主任孙兰香诉苦:“姑姑啊!你看你侄媳妇肚子一天比一天大,孩子需要营养,你也知道家里啥都没有,还有一件事,等孩子生下来,要衣服没衣服,要垫子没垫子,你说我们一家咋过?”
姑父的提醒让妇女主任孙兰香心里有点吃重。心想也是啊,肚子这么大了,光靠在生产队那点吃食营养也不够啊?更何况孩子生下来,家里啥都没有,到时候让谁他也会伤心的。
没办法,谁让孬牛两口是他孙富贵的孩子,谁让孙富贵是我们一家人的救命恩人。这件事情我孙兰香管定了。
到了晚上,妇女主任孙兰香经过跟村长交涉,村长同意后。
妇女主任孙兰香就让姑父拉着架子车去了一趟仓库,让姑父往架子车上装了两袋花生果,又弄了二十斤棉花,还还给姑父弄了八斤花生油,又装车上八十斤白面,二百斤玉米糁。
妇女主任孙兰香告诉姑父,以后你家可以开个小灶,记住,尽量晚上做吃的,不要声张,我已经给民兵队长打过招呼了。
说完,妇女主任孙兰香又给了姑父二十块钱,嘱咐姑父买几块布料,给小孩子做衣服垫子用。
姑父趁着孙兰香不注意。又偷偷的往车上装了一袋花生果。结果还是被孙兰香发现了,孙兰香指着姑父,笑着说:“你呀,还忽悠姑姑。算了!既然装上就拉走吧,我可告诉你,姑姑这一次可是为了侄媳妇生孩子把脸都舍出去了,咱们全村任谁也没有给你的东西多,记住,有困难找姑姑,等孩子生下来我再想办法给你弄点好处!”
姑父一连声的给孙兰香这个本家姑姑道谢,姑父知道他的孙兰香姑姑说的是实话。